Related Reading
Search Clinical Content Search Health Library
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-Z Listings

對昆蟲叮咬的局部反應 

您曾被昆蟲叮咬或螫咬。昆蟲的毒液或體液使您的皮膚在受叮咬或螫咬部位產生反應。這通常會引起發紅、搔癢和腫脹。此反應通常會在數小時內消退。但可能持續數天。

引起反應的常見叮咬昆蟲為小黃蜂、蜜蜂、蜂、火蟻和胡蜂。常見的叮咬來自蜘蛛、蚊子、跳蚤或蜱蟲。其他類型的昆蟲在各國或世界的不同地方可能較為常見。

昆蟲毒液會在每個人身上引起「局部」的毒性反應。局部反應指的是症狀僅影響發生叮咬或螫咬的身體部位。該反應並未擴散至您身體的較大區域。過敏反應僅會發生於對毒液敏感者。您對昆蟲叮咬反應的嚴重程度,取決於毒液的劑量和您對它已經產生敏感的程度。大多數人會在出現皮疹或皮膚搔癢時想到過敏反應。但大多數叮咬會引起並非過敏的局部症狀。這些症狀可能包括:

  • 叮咬或螫咬周圍出現皮疹、發紅、腫塊或水泡

  • 搔癢、灼熱、刺痛或疼痛

  • 叮咬部位周圍腫脹,可能擴散並變得不舒服  

昆蟲叮咬或螫咬可能在 1 至 3 天後發生感染。因此,請留意以下徵象。有時很難分辨對昆蟲螫咬或叮咬的局部反應和早期感染。醫療人員可能會給您抗生素。

居家照護

藥物

醫療人員可能會開立藥物,以緩解腫脹、搔癢和疼痛。使用這些藥物時,請遵循醫療人員的指示。

  • Diphenhydramine 是一種可在商店中找到的口服抗組織胺藥物。您可以使用此藥減少搔癢和腫脹。此藥可能使您昏昏欲睡。因此,在白天或上學、工作或開車時請小心使用藥物。若您患有青光眼,或者若您因攝護腺肥大而排尿困難,請勿使用 diphenhydramine。其他抗組胺藥可能較不會導致嗜睡。它們可能是日間使用的更好選擇。請向您的藥劑師尋求建議。

  • 如果您有大面積局部腫脹,可能會為您開立口服皮質類固醇,例如 prednisone。這些藥物有助於減輕腫脹和不適。

  • 請勿在皮膚上使用 diphenhydramine 乳膏。有些人可能因對乳膏過敏而產生較多局部皮疹。

  • Calamine 乳液或燕麥浴有時有助於緩解搔癢。

  • 您可使用 acetaminophen 或 ibuprofen 控制疼痛,除非開立另一種止痛藥。如果您患有慢性肝臟或腎臟疾病,請在使用這些藥物之前與醫療人員討論。如果您曾發生胃潰瘍或胃腸道 (gastrointestinal, GI) 出血,也請與醫療人員討論。

  • 如果您出現嚴重反應,醫療人員可能會開立腎上腺素。腎上腺素是一種緊急藥物,可阻止過敏反應惡化。在您離開醫院之前,請確保您瞭解何時及如何使用此藥物。

一般照護

  • 如果搔癢造成困擾,請勿洗熱水澡或泡澡。避免陽光直射。皮膚溫熱會使搔癢惡化。

  • 使用冰袋減少發紅、腫脹和發癢的局部部位。您可以將冰塊放入上方密封的袋子中,以自行製作冰袋。將袋子包在薄毛巾中。請勿直接將冰塊放在皮膚上,因為冰塊會損傷皮膚。冰敷 5 至 10 分鐘。

  • 盡量不要搔抓任何受影響的部位,以防止皮膚受損或感染。

  • 若開立口服抗生素或口服皮質類固醇,請務必按指示服用,直到治療完成。

處理昆蟲叮咬的建議

  • 請注意樹叢中的蜂巢。蜂和小黃蜂的蜂巢位於地面、樹木或屋簷內。

  • 在戶外時,請勿噴香水、古龍水、穿著拖鞋或色彩鮮豔的衣物。請勿赤腳走動。請勿拍打飛舞的昆蟲。在戶外用餐時請小心。請蓋起食物和飲料。

  • 如果您被蜜蜂叮咬,您的皮膚內可能會留有螫針。蜂、小黃蜂和胡蜂不會留下螫針。請立即遠離巢區。蜜蜂的螫針會釋放出一種吸引其他蜜蜂飛往您的物質。一旦您遠離蜂巢,請盡快移除螫針。建議的方法之一,是用薄的鈍邊刮除螫針。可以使用信用卡的邊緣,或是薄餐刀的鈍邊。請勿用手指或鑷子捏起螫針。這將釋放更多毒液進入皮膚。

  • 在受到任何叮咬後,您可冰敷並服用 diphenhydramine 或其他抗組織胺。如果您出現以下任何警示徵象,請立即尋求協助。

  • 若您的反應包括頭暈、昏倒,或者呼吸或吞嚥困難,請詢問醫療人員您是否需要腎上腺素。

追蹤照護

如果您的症狀未開始好轉,請在 2 天內或按建議與醫療人員進行追蹤。可能會將您轉診至過敏科醫師處,以進行更多檢測和治療。

撥打 911

如果發生以下任何情況,當您有腎上腺素時,請使用它,並立即撥打 911

  • 呼吸困難或吞嚥困難、喘鳴

  • 新出現或惡化的口腔、喉嚨、臉部或舌頭腫脹

  • 聲音沙啞、喉嚨緊繃或說話困難

  • 意識混亂

  • 嚴重嗜睡或難以醒來

  • 昏倒、頭暈或失去意識

  • 心跳速率加快

  • 血壓過低

  • 感覺昏昏欲睡

  • 噁心、嘔吐、腹痛或腹瀉

  • 吐血或糞便中有大量血液

  • 癲癇

應何時尋求醫療建議

如果發生以下任何情況,請立即致電您的醫療人員或尋求醫療照護:

  • 有發癢、發紅或腫脹擴散的部位

  • 臉部、眼瞼或嘴唇新出現或惡化的腫脹

  • 頭暈或無力

如果您有感染徵象,也請立即致電醫療人員:

  • 疼痛、發紅或腫脹加劇

  • 發燒達華氏 100.4 度(攝氏 38 度)或更高,或按照您醫療人員的建議

  • 從叮咬部位流出液體或膿液 

Online Medical Reviewer: Daphne Pierce-Smith RN MSN
Date Last Reviewed: 11/1/2024
© 2000-2025 The StayWell Company, LLC. 保留所有权利。 此信息不能代替专业医疗护理。请始终遵循医护人员的指示。
Powered by Krames by WebMD Ignite
About StayWell | Terms of Use | Privacy Policy | Disclaimer